現在在台灣從事漫畫連載,動畫接案,藝術創作等各式工作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畢竟人工智慧能夠支援繪圖跟整理資料,但無法修水電或是照顧長輩。
麥當勞這類的快餐連鎖店也觀察到,來自低收入顧客的消費因漲價而減少,業績成長多來自於中產階級或以上的消費族群。由於許多HENRYs的淨資產大多投入在房屋,而聯準會可能在未來長時間維持高利率,家庭的房貸利息支出增加,處在高點的房貸利率讓多數家庭不會賣掉現有房屋購買新屋,因此資產增加對多數民眾近乎無感。照顧年邁父母、支應日常開銷、成家育兒、償還貸款及退休準備壓得他們喘不過氣。從2019年到2022年,美國人平均淨資產增加37%,是1989年聯準會進行調查以來最高紀錄的兩倍之多。最明顯的是,零售業龍頭沃爾瑪(Walmart)、也將後疫情時代市占率成長的原因,指向家庭年收入10萬美元以上的客戶。
儘管擁有相當的可支配收入,但面對通貨膨脹的衝擊及經濟可能衰退的恐懼,HENRYs族群調整消費習慣,越來越多高收入族群購買商品選擇降級,並轉向「一元商店」這類平價購物場所,花費偏重生活必需品而減少非必需品的支出。Photo Credit: Shutterstock / 達志影像 這種趨勢在各個行業越趨明顯,包括蘋果餐廳(Applebees)、IHOP和Chipotle等平價餐廳的2022年都指出來自高收入客群的業績有所增加。根據諮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機構(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)的估計,在10年內非洲供應的鋰資源中,大約83%都涉及到中國。
辛巴威擁有非洲最大的鋰儲量,在全球鋰出口中排名第六,截至2023年9月,該國鋰出口額達到2.09億美元,幾乎是去年的三倍。他認為,在當前的體制下,豐富的鋰礦藏對辛巴威來說更像是一種詛咒。接受《德國之聲》採訪時他表示:「鋰礦或會使國家走上崩潰。瑪古烏強調,採礦計畫的收益應以修路、醫療設施和學校等形式回饋到社區:「我們將未開發的礦產資源視為我們的自然資本,當地民眾,還有孩子們,都應從中受益。
」 以生產祖母綠寶石和其他寶石而聞名的桑德瓦納(Sandawana)礦就是一個例子。納米比亞礦工工會,對中國礦業公司新豐投資營運的烏伊斯礦進行了調查,發現職工們住宿條件不佳,不僅空間窄小、室內悶熱,也沒有足夠的通風設備。
」 「全球見證」的羅伯森呼籲歐盟和美國確保提高採礦業的透明度,並加強當地活動人士的監督,打擊腐敗。因為沒有確保國家能夠讓收入優先惠及當地的系統,而涉及到的社區不得不為礦山成本、土地喪失、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等狀況買單。此外,受到美國和歐盟制裁的、與軍方關係密切的「辛巴威國防工業公司」(Zimbabwe Defence Industries)有向中國出口鋰礦石的特別許可。」 鋰的爭奪戰 在新能源領域有著廣泛且重要應用的鋰,有著「白金」之稱。
本文經《德國之聲》授權轉載,原文發表於此 原標題:非洲鋰礦開采 綠色能源的陰暗「詛咒」? 延伸閱讀 中國限制石墨出口、布局全球電動車鋰電池供應鏈,分析:將引發搶購潮並加速礦商投資 美國火山口可能發現全世界最大鋰礦床,專家:恐牽動地緣政治、改變電動車供應鏈 美國加州內陸鹽水湖蘊含大量鋰礦,可望形成「鋰谷」帶動電動車電池商機 中國高風險戰略抗衡西方,大灑幣控制全球1/3鋰礦產能 全球最大鋰生產國澳洲重塑鋰礦業獲美國支持,挑戰中國加工鋰礦的巨大優勢 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,並受到刑事追究。該組織還補充指出,剛果和辛巴威鋰礦侵犯人權、腐敗、不安全工作條件等狀況。
它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成分,從手機到電動汽車,都離不開它的存在。瑪古烏認為,非洲採礦業的腐敗問題「沒有妙藥可醫」。
辛巴威和納米比亞、坦尚尼亞政府一樣,禁止出口未經加工的鋰礦石。然而,這不是圍繞新豐的唯一爭議。
辛巴威環境法協會(Zimbabwe Environmental Law Association)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:「單一國家主導鋰礦開採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,如低估礦產資源價值、避稅和侵犯人權問題。文:Kate Hairsine 在納米比亞一座鋰礦工作的當地工人,抱怨生活條件惡劣,工作方式也不安全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辛巴威和納米比亞目前出口鋰礦石,剛果、馬利、迦納、奈及利亞、盧安達和衣索比亞等國正在開發採礦。更多的西方礦業公司應該在非洲投資鋰礦開採,這樣的公司通常在環境管理和其他標準上更為嚴格。然而,禁令經常被忽視:「全球見證」調查發現,仍然有大量的鋰礦石通過卡車被運出境。
」 ©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: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,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,不得擅自使用。目前,全球的鋰供應商主要集中在澳洲、智利和中國,2022年全球開採的鋰原料總量中90%來自這三個國家
然而,這不是圍繞新豐的唯一爭議。根據諮詢公司基準礦物情報機構(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)的估計,在10年內非洲供應的鋰資源中,大約83%都涉及到中國。
文:Kate Hairsine 在納米比亞一座鋰礦工作的當地工人,抱怨生活條件惡劣,工作方式也不安全。」 ©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: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,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,不得擅自使用。
辛巴威和納米比亞目前出口鋰礦石,剛果、馬利、迦納、奈及利亞、盧安達和衣索比亞等國正在開發採礦。報告作者之一羅伯森(Colin Robertson)說:「幾十年來,非洲採礦業一直與腐敗聯繫在一起,民眾也無法真正分享到利潤,這一趨勢在鋰礦領域仍在繼續,這非常令人擔憂。因為沒有確保國家能夠讓收入優先惠及當地的系統,而涉及到的社區不得不為礦山成本、土地喪失、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等狀況買單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辛巴威環境法協會(Zimbabwe Environmental Law Association)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:「單一國家主導鋰礦開採可能會導致不良後果,如低估礦產資源價值、避稅和侵犯人權問題。」 以生產祖母綠寶石和其他寶石而聞名的桑德瓦納(Sandawana)礦就是一個例子。
該組織還補充指出,剛果和辛巴威鋰礦侵犯人權、腐敗、不安全工作條件等狀況。工會還批評衛生設施缺乏私密性,防護服等安全措施不合格問題,相比之下,中國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待遇更好。
瑪古烏強調,採礦計畫的收益應以修路、醫療設施和學校等形式回饋到社區:「我們將未開發的礦產資源視為我們的自然資本,當地民眾,還有孩子們,都應從中受益。他認為,在當前的體制下,豐富的鋰礦藏對辛巴威來說更像是一種詛咒。
接受《德國之聲》採訪時他表示:「鋰礦或會使國家走上崩潰。目前,全球的鋰供應商主要集中在澳洲、智利和中國,2022年全球開採的鋰原料總量中90%來自這三個國家。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,並受到刑事追究。此外,受到美國和歐盟制裁的、與軍方關係密切的「辛巴威國防工業公司」(Zimbabwe Defence Industries)有向中國出口鋰礦石的特別許可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辛巴威擁有非洲最大的鋰儲量,在全球鋰出口中排名第六,截至2023年9月,該國鋰出口額達到2.09億美元,幾乎是去年的三倍。
雖然非洲的鋰礦儲量只約佔全球的5%,但其巨大的開發潛力不容低估。它是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成分,從手機到電動汽車,都離不開它的存在。
「鋰是一個詛咒」 辛巴威自然資源治理中心主任瑪古烏(Farai Maguwu),對鋰礦開採給辛巴威帶來的利益並不樂觀。瑪古烏認為,非洲採礦業的腐敗問題「沒有妙藥可醫」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